您现在当前的位置是:您现在的位置: 青州圆觉寺 >> 菩提学苑 >> 云水禅心 >> 正文

正见与正信

作者:印林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1-1-9

    我们的讲座是关于禅修的方法。佛教从印度传出分汉传、藏传、南传三个体系。我在这里,想要对汉传佛教的禅修方法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,同时对具体的实修方法也做个引导。这部分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,占戒定慧三学中的一学。第一部分想先给大家谈谈正见。因为见和修是不能分开的,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讲解正见。

一、正见与正信

(一)正见
1、见的定义
    《法华经》里讲“开示悟入佛之知见”。“开示”一词是从这部经来的,就是简短开示佛法的精要,尤其是正见。“开示”一般是从老师边讲的,是开佛之见,示佛之见;“悟入”是从所教导的众生边讲的,是悟佛之知见,入佛之知见的意思。佛陀是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,见性成佛的。他悟到的是什么呢?是正见——缘起性空。这是佛教的中观宗所一直提倡的。
    开示佛之见就是希望让我们悟入佛之知见,这就是我们学员们要做的事情。佛只是发现真理,并不是创造真理。真理有佛没佛都是一样永远存在的,区别在于你有没有发现,有没有觉悟。
    比如,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,砸到牛顿的头上,他发现了地球引力。砸到我们头上,夸张的话可能晕倒了。佛陀也一样,发现了真理,同时把这个真理开显出来。三藏十二部都是在开显正见。我们讲要“见与佛齐,行与佛同”,所以见和修是不能分开的。
    在世间哲学方面,见是我们对人生和宇宙真理的看法。佛教也不例外,它也在阐述真理或者实相。实相,就是指一切现象的真实现状到底是什么,就是我们要去透视现象的真实面目是什么。
    佛教的见非常多。有有部见、经部见、唯识见、中观见、天台见、华严见等等。华严见所说的事事无碍法界是佛教里最高的圆满见。佛陀成道以后,最先说的就是《华严经》,说了七天。当时很多人听不懂,也有离席而去的。因为佛陀刚开悟的时候,讲出来的就是他所实证的。这是从他的大觉海中所流露出来的,证悟什么就说什么,丝毫没有隐藏。
    关于见,我们已经讲了这么多。现在根据我的理解,给它下个定义:
    简单说,见如眼,是对真理实相的认识与联系。是从思维正见到契入空性的超越能所如实见。
2、五眼
    佛教里面讲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这五种感觉器官,能感受到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种对象。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有形状、有颜色的色。眼睛要是没有毛病,比如没有白内障,没有近视,也没有老花眼,那么看东西就能够看得清楚。从世间的肉眼来说,如果有障碍,那么就无法看清楚东西。佛法借用来比喻知见。要是你的知见有毛病,认识不清楚,那么就是愚痴无知,不能看清楚一切事物的本来相状。
    《金刚经》里,将眼睛分成五种。第一种是肉眼,就是我们凡夫肉身的眼睛。我们看得见,眼睛没有毛病,就不是盲人瞎子。第二种是天眼,色界天人的眼睛,欲界的人修禅定也可以获得。不问远近、内外、昼夜,都能看得见,天眼是不受障碍物阻碍的。我们的肉眼要是隔着墙壁的话,就看不见外面是什么情景。不像我们的耳朵,耳根圆通。“圆”是指来自东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维上下十方的声音都可以听到; “通”是没有障碍,隔着墙也能听到,所谓隔墙有耳嘛!因此,天眼不像我们的肉眼,有物质方面的障碍,就看不见。而天眼是不管有远近内外都能看得到的,如千里眼一样。第三种眼睛是慧眼,指佛教的二乘圣者,照见真空无相之理的智慧。我们常常讲“顶门只眼”,佛教里面佛菩萨的眼睛之上,额头正中处,常都画有一只眼睛。这个眼睛,是形象地象征超越于世间肉眼所认识到的认识,其实就是智慧之眼。慧就是佛教所讲的智慧,有了这个慧,就能透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,看清楚它的真实面目,而不为现象所迷惑。以佛法的观点看,一切事物的现象,都是由无量的因缘聚合变化而成的。比如我们这个“禅悦行夏令营”。有主讲的法师,如请来了曹溪佛学院的诸位法师、闽南佛学院的法师、中国佛学院的法师、还有东北的静波法师,来给大家做专题讲座。有了主讲的法师,同时还要有学员。有学员也是一个条件,没有学员的话,我们就只好对着墙壁讲了。同时,还要有主办的单位——南华禅寺。寺院提供了我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,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明亮宽敞的图书馆,有这么一个大厅可供咱们活动。甚至还有电脑、音响,我还做了幻灯片,装设了投影机,所以这些条件聚合起来,成就了这么一个大活动,这么一件事情。佛教是这样来看待问题的。
    所以我们在考虑一个问题,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不可以偏激,不可以有偏见。你一定要认识到自己跟所有人,跟这个团体,跟整个宇宙,都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。这个法界是开放的,你不能割裂,不能把自己独立出来。我们人会有孤单、寂寞、难受等种种身心反应,就是因为你把自己与别人割裂开来了,认为没关系。而没有融入,把自己包括进去,去跟别人交流沟通,或是去联系关心别人,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。
    佛教里面讲的慧眼,是透视到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,也就是组合的。都是条件和关系构成的,其中没有本质,也没有本体。佛教里面用的词,叫“无自性”。无自性就是说,现象不是常一的,不是离开条件而单独存在的。它的存在是因缘条件的存在,是关系的存在,它不是离开条件而能自己独立不变的存在。
    因此,佛教是无神论——不承认有上帝,或者梵我,不承认有一个创造这个世界的人。佛教的观点是:各种条件因缘具备了,那么这个现象就决定现起来了,想不现都难。但如果其中缺了任何一个条件,这件事就不成就了,就是这样子。比如一部机器,缺少了一个小螺丝,那么就有可能运转不起来。因此哪怕小到一个小螺丝,都是非常重要的,非具足不可。
    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,要尽最大的范围去考虑到周围方方面面的关系。这样的话,你才能把事情做好、做圆满。佛教里面讲的“波罗蜜”,就是智慧圆满的成就。
    我们的认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?是我们的心对外物的观察、熟悉、了解、透视,最后归纳总结,成为知识。我们对真理实相的一种认识,就是要用慧眼去透视现象,了知现象是没有本质的,是超越能所的认识。
    法眼是第四种眼睛,是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的智慧。什么叫法眼呢?法眼就是说在透视到没有本质的情况后,否定了我们对本体的执着。现象背后是没有东西的,但是现象的这种相状,这种作用,还是存在的,并不是一并被否定掉了。你要去了解这些差别现象,对宇宙的这些现象,这些因果差别的法,差别的因缘,都要了解得很清楚。了解了这些现象是由多少条件关系构成的,我们要成就某件事情,就要凑足那些条件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去努力创造条件,准备因缘。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因果律,根据对别人有没有利益,内心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,去进行判断抉择,而去帮助他人,去利益众生,去行菩萨道,这就是所谓的“法”。懂得了这件事情是由多少因缘构成的,我怎样去利益才有成效,才方便善巧,这个是法眼。
    慧眼“根本智”是不需要修学的,但不修更不得。对于法眼的“后得智”,诸法的差别因缘、因果、宇宙现象,是要学的,而且要努力学。所以佛教里面发四弘誓愿,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,就是要去学一切法,学习一些方便,以便更加广大地去利益一切众生。慧眼和法眼,两个都圆满无碍了,那就是佛的眼睛。佛眼就是《金刚经》讲的第五种眼睛。
    在佛教所讲的三种智慧里面,慧眼为一切智,一切智就是一切法的共相,就是完全透彻地了解,透视了一切法的本质是彻头彻尾的龟毛兔角。慧眼为一切智,是空谛;法眼为道种智,是假谛;佛眼,就是一切种智,是中谛。
    正见就是与真理实相的联系,为什么我要在后面加一个联系呢?对一个佛弟子来讲,不管在家出家,都应该去追求真理,弄清楚宇宙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而追求真理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,这种认识要随顺真理,与真理相关连。不然就会偏差,背道而驰,与道不相应,而成为外道了。所以,我们在内在的心里活动,和外在的身、口、行为,都应该跟这个真理实相相适应。不能够脱离开,所谓“道不可须臾离矣”。如果离开了真理实相,那么你所做的事情,就没法趋向于解脱大道。
    现在提倡人间佛教。人间佛教的提法,我并不反对。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理解走偏的,流向于世俗化,把“人间”混淆于菩萨道。事实上,站在菩萨道的角度来讲:第一个要有空性正见来作引导;第二个要有菩提心含摄。如果缺乏这二大核心要素,眼前所提倡的“人间佛教”,就跟社会上做善事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。所以,无论做任何事,都离不开正见作引导。
    佛法共于社会,不离世间,但也有其超越与不共的地方,这就是无我正见,广大菩提心。
    菩提心跟我们的凡夫心是相反的。凡夫的心是自私自利的;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“愿成佛”,这是一个伟大的愿望、伟大的心。所以,你所有的行为都要跟真理实相相联系,如果离开了它,那么与外道又有什么两样呢?
3、思维见和如实见
    正见,有思维的,还有超思维的。我们凡夫现在所能用到的,就是现行的思维。因此要学会去听闻、阅读经论,思维法义。通过思维建立了足够的正见,同时在思维上就排除了凡夫的偏差错见。接着摒弃凡夫见,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。慢慢习惯以佛的知见来指导我们的行为,包括你外在的身口行为和深入到内在的心行深细活动,这个是思维性的正见。思维上的这种正见或者这种认识,它还是落入能所相对认识的。
    如实见,就是超越能所局限,契入空性,为能所所不能认识的认识。我为什么要用“契入”这二个字呢?打个比方。古代的时候,有一种符信,一般分成两半。皇帝拿一半,带兵的将领拿一半。皇帝要调兵打仗的时候,就要下命令,皇帝就让使者拿着他的这一半符信,到将领那传达下旨,说“皇帝有旨,下了一个什么命令”。那有什么凭证,让将领相信呢?使者就是拿着这半个符信跟那半个符信一对合,完全天衣无缝的吻合,这个就叫符信。契入空性就像符信的完全对榫。契入就是说:这个真理本来就存在,无论我们知道或不知道,事实上这个空性从没有离开过我们。就像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面一样,它从没有离开过水。如果离开了水,它就活不成了。
    就像你们都在南华禅寺生活了两三天了。今天有人告诉你说:“嗨!那边有个四大天王山,知道么?”然后你说:“哦!我到今天才知道,你没说我还不知道呢。”你发现之前,那个四天王山在不在那里呢?其实无论你知道或不知道,它实际上都在。座落在那,只是没有指出来,你不明白而已。
    契入空性,就是完全从局部对立中超越出来,回归到法界。像一朵浪花回归到大海里面,完全超越于能所而不离能所。当然也只是一个勉强的说法了。
    超越能所。“能”是我们的凡夫心,“所”是我们的外在对象。超越能所就是超越我们认识的局限,超越思维逻辑上的局限。所以禅宗讲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
    不立文字并不是不要文字。文字是一种表达真理的手段,是一块敲门砖,是需要的。所以,在佛教的般若里面有文字般若。文字般若是随顺于实相的,用我们能够接受应用的语言,甚至不用太多专业术语来表达。它本身不是真理,它是在表述真理。所以我们要尽量能够表达清楚,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学更多东西,更加善巧地来表达,让别人能够听明白。如果听都听不明白,怎么去实践?怎么去操作?那在心行的技术层面,是根本做不起来的。
    这讲到我们要超越于这种认识上的局限。佛教禅宗从来不否定我们的思维,不否定阅读经教,建立思维的正见。只是说这种思维是远远不够的、不足的。要超越它的局限,我们必须在建立思维正见后,再深入到心行上,指导心行实践。我看过一本哲学书,作者的视角特别好,我觉得他的观点有点接近于佛教。他说我们人的认识有两种:一种叫前理性,一种叫超理性。前理性是指这个人还没有学会思维。像我们讲的这个人懵懵懂懂的,看问题看不清楚。在座的是大学生、硕士或者博士,大家已经都学习了各种基础专业知识,也已经都学会怎么去思维、分析、辨析、归纳总结。你们已经学会了思维,一个学会思维的人和一个没有学会思维的人的脑袋是不一样的。
    超理性是什么样的?就是你已经学会思维了,然后发现了这种思维上的局限,它是一种对立的,是一种强烈的能所。我们人总受到束缚,受到这种局限的束缚而难以挣脱,被它所束缚和牵扯。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超越、扯开,达到这种对立的主客观认识所认识不到的一种“认识”。僧肇法师有一个《般若无知论》,就是讲这种特殊的认识。无知不是说跟小孩一样的愚昧无知,那是不一样的。它只不过是超越了能所的无知。那种状态,佛教叫“不二法门”。这是超越了能所之后的特殊认识。这种认识,是没办法完全表达清楚的。要表达,通常就会落入语言上的能所对立。达到如实见,就是回到它的本来面目,不增加也不减少,原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。
    能和所,要稍界定一下。“能”是主体,不是我人的本性!“所”是外物,也非本性。能所都是法性的显现,但是扭曲过的。能者,心也,凡夫心也!真学佛人,必需从自己的凡夫心去下手,方有希望破妄显真。所以所有正法都要人从这个“能”去下手。但我们很多时候经常把这个能,执着为那个能听能闻能知就是所谓的自性、真如,或者实相。实际上,如果你执着那个能,就是把能置于宾格或者当成一种所去认识了。只要你把它置于宾格的所里去认识的话,它就还是能所对立。很多人反观自性或者是回光返照,实际上还是把能当作对象来看待,还没有超越能所。所是外物,也不是我们的什么本性。
    大家是有知识的人。佛教三藏十二部,真的是非常精深。我学了这么多年,也比较过很多东西,但我发现佛教的智慧真的是太高明、太究竟了。我们学佛法,一定要花时间、精力去把它学会学通达了。
    在修行的过程中,确实有一个阶段。你会发现这个我啊,非常强烈,非常明显地突显出来。这实际上是一种强能和弱所,因为我们的认识是离不开能和所这两个方面的。如果离开了所,谈不到认识;离开了能,也谈不到认识。主观和客观是同时存在的,才能构成一种认识。佛教讲因缘法,这两个,离开哪个都不构成认识。
    我们经常争论:是鸡先呢?还是蛋先呢?唯心是第一因呢?还是唯物?这两个变成了火车的两个轨道了。用西方哲学的理论来讲,经常是矛盾的,要打仗的。在佛教看来,离开了任一方面,都谈不到认识。大家经常说“客观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”。上面这句话,标准的唯物说法,我觉得是有问题的,并不十分赞同。换成佛教的说法应该是:“众生的共业是难以以个人的别业为转移”。这样比较合理而不绝对化。
    佛教认为你没看到的东西,就谈不到存在或不存在,谈不到肯定或否定,这是非常中性的看法。比如一座房子,都没进去过,然后问“里面有没有人?”两个人就在那里争。我说有人,你说没人,实际上是废话一大堆。没有进去,怎么知道有人没人?只要进去一看,有没有不就摆在现前了吗?
    很多人都知道《六祖坛经》里面“风动幡动”那个故事。六祖大师刚刚到光孝寺,赶上印宗法师讲《涅槃经》。听见两个僧人在争论,说“这个是风动啊?还是幡动啊?”一个说是幡动。没有风吹的话,幡怎么会动?一个说是风动。没有幡的话,怎么知道会动呢?各执一端,争论不休。六祖就告诉他们:“不是风动,也不是幡动,是仁者心动。”六祖大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第一,他说这是个因缘法。要有这个幡,也要有这个风。如果说是幡动的话,没有这个风,幡肯定不会动,对不对?如果是风动的话,那风吹着大山,吹着这个房子,它们为什么不动?六祖就告诉他们说:这是因缘法,没有条件组合,不构成动不动这种现象。第二,指出你心向外求法,忽略了心的参与,把心独立于外了。我们的心总是向外投射,去分析外在条件,把它当一个对象,忽略了自己的心是否参与作用。佛教讲的万法唯识,不是说你能变出钞票来喔,万法唯识是说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我们这个心的参与和了别。大家学过物理,有一个测不准原理。现代物理学认为,在某些物理现象中,科学家不再是客观的观察者;在观察事物时,你已经不可避免地改变观察对象。
(二)正信
    正见跟正信是挂钩的,有正见才有正信。信仰有两方面,除了正信,另一种是盲信。像老太婆她不懂,没有学过佛法,就觉得自己就是相信。这种信带有迷信和盲信的成分在里面。
    但是我们知识分子也有些过头,他们认为这个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必须要先了解清楚才能信。这个我不否定,绝对鼓励去了解。中华佛典宝库是中国佛教资料最丰富的网站,我们做那个宝库都做了将近十年了。花费了许多人的精力与时间,把《大正藏》、《续藏经》、三大体系的资料和二十几本佛学词典进行了电子化,现在还在做《嘉兴藏》。大家可以上网找来看看。大家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,多的不得了,供你们读都读不完。以前你们想要读一部《大藏经》,相当困难,一般只有大寺院里才有能力供养一部。需要向寺院请求,获得同意后,才有可能到藏经楼去阅读,普通人几乎不易获得这种机会。现在倒是很方便,只要会上网,想读什么经,一查找下载下来,就可以随便阅读了。
    但是很多人认为,要把三藏十二部都搞清楚以后再去信仰。说白了,这个话也是废话。你说你要把三藏十二部弄懂?这有可能吗?告诉你们,一个僧人三年什么事都不干,闭关阅藏,人家给送饭。除吃喝拉睡,在关房里面专心读经典,一天读它六十卷,要阅藏三年。现在还有续藏,将来还有续续藏……你要把所有的经论都读完,明白以后,再来归依学佛,难道说不嫌太晚了吗?我想没有一个人是这么干的。纵然有人这么干,我想也是难以如愿的。再说如果你明白了还来学什么佛,那不用来学了,应该人家跟你学才对呀。
    所以一定要在学中去做,在做中才知道哪里不足,然后去学,补上来。交叉进行而不偏废,并不是说等明白了再来信佛。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,但其实一点道理也没有。
(三)见信相对应
    见与信是对应的。邪见对应邪信,正见对应正信,如是信对应如是见。法轮功就对佛教构成很大的影响,比如把“法轮”这两个字就遭塌的得一塌糊涂。有时候我背个朝山袋,上面有个法轮图案标帜。出门在外,就会有人来问:“师父,你是信法轮功的吧?”气得我不得了。法轮在佛教里头表示一种智慧,表佛陀说法,能破烦恼习气。法轮原来是一种武器或先进的交通工具,转轮圣王持此轮宝,所向披靡。转轮圣王管理四大部洲时,他要去哪里,乘上这个法轮就像是宇宙飞船,就能很快巡视一圈。这个轮是向前滚动的,滚动就代表一种智慧传递。也表佛陀说法时,能够碾碎我们所有的烦恼。而且轮是向佛道前进的,能够达到目的地。这仅仅是个比喻,哪像法轮功讲的这个法轮在我们肚子里面!肚子里面怎么有法轮呢?那五脏六腑都被挤到哪去了呢?
    所以迷信这个词也是被佛教破斥的,佛教最不讲迷信了,是迷信的天敌。邪信所对应的是邪见,只有学习佛门的正见才有可能谈到真正的正信。有些人,像净空法师,讲“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,三藏十二部留给别人去看。”这句话在当时的时空下,针对的对象是老太婆居士等。她们哪有精力、能力,去读懂三藏十二部这么庞大复杂的经典啊!而且余生也不多了,能够有个信仰,专心安祥念句阿弥陀佛求往生净土就不错了。但是,如果今天我对着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讲这个话,那我肯定是要挨批的。甚至我觉得,如果我讲这句话,我是要遭天打雷劈的。因为所对对象不同,说话也不同。如果对有能力解读经论的年青人,说这话就不太对机,这会断灭佛种,断灭了你们的慧命。
    如实信对应如实见。正见是怎么建立起来的?要靠思维。所以对你们来讲,要尽可能的去读经典,建立思维的正见。然后去契证实相,才谈到不共世间法的如实见和如实信。到了这一步,其实就谈不到信与不信,见与不见了。这是进一步修行以后的事了。

二、五种见
    佛教把见分为五种: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邪见、戒禁取见。
(一)身见
    我们这个身体是由四大——地、水、火、风,或者由五蕴——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而构成的。分析这四大、五蕴,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可执着。但是我们总是执着于这个身体为实在的,要长寿百岁呀、青春永驻啊、万寿无疆啊、打扮靓丽啊,为它怎么怎么样的。甚至会认为周遭的东西也为我所有,不知道是无主的,然后产生据为己有的占有欲。还会经常突显自己,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。就叫身见。
(二)边见
    边见其实就是偏见,偏于一边的见。就是会孤立地看待事物,离开很多条件去考虑。然后要么持常见,要么持断见。边见是由于我见产生后,执着于我是常的断的而来的看法。像有人讲,人死如灯灭,这就是断见。人死到底是不是如灯灭?在唯物讲,是如灯灭。在佛教讲,人死绝对不是如灯灭。他只是一种相似相续的流转延续,并不是断灭了。如果断灭的话,那就不讲因果了,啥事都可以干,只要一死百了。那这个世界可要大乱了吧!物理学中,能量是不灭的,它还可以进行转化,对不对?转化为另一种形式。佛教认为,生命也是一种延续,相似相续就是一种延续。但是讲到轮回,很多知识分子不相信轮回,我无法证明给他看。但你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,既然大家都无法证明,那么讨论起来就非常麻烦。我经常跟他们争论这个问题,深知其中的苦衷,彼此难以说服对方,在这里就不多谈了。如果有人认为人不会死,可以万寿无疆。由于害怕死,就会寻求长生不死,像秦始皇求长寿,这就是常见。
    佛教上讲的贪嗔,就是断见和常见。他想占有这个东西,想保持很长时间,永远的拥有它。这种贪着的心态就是一种更为细微的常见;我讨厌你,我不愿见到你,见到你我就很难受,我巴不得不见你。这种排斥、抵制就是一种断见。但是事物总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它不能断,但是它也不能常,因为它有刹那变化。人有生老病死,世界有成住坏空,东西有生住异灭。它都有这么一个迁流的过程,不可能停留在那个地方。所以人之所以痛苦,就是不能随顺真理、随顺无常。东西丢了以后,总是放不下、如钝刀割肉般地难受,还期待重新失而复得。这种心态成为长期的一种倾向、一种习惯,在那里困扰着你,使你不能超脱出来。
(三)邪见
    邪见就是否定因果的道理。很多人不相信因果,因果法则在佛教是最基本的。你肚子饿了,吃饭,吃饭是不是因?吃完以后,肚子饱了,是不是果?你今天去跑步,流了汗,得到锻炼。去锻炼是不是因?得到健康是不是结果?事实上,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因果。因果,就像把一粒豆种到一块地里面去。如果这个豆种在水泥地板,它会不会开花结果?肯定不会,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合它生长。如果种到地里面去,在地里它会不会静静地躺着不动?不会。种子遇到土、水分、温度,慢慢它就在那里变化,只不过埋在土里你看不到。你看电视里的表达,种子一下子就发芽长大、开花结果了,它不会是静静的。种子变成豆芽,最后长出枝叶、开花、结果。那么这个豆种,相对于后面的豆芽来讲,是不是因?芽是不是果?芽对于豆苗来讲,芽是不是因?豆苗是不是果?豆苗相对于开花来讲,它是不是因?所以前前是因,后后是果,它是相似相续的。就是前面的离不开后面的,后面的离不开前面的。前后变化就是相似,这就破除了你的常见;而前后相续不断就破除了你的断见。比如你从婴儿到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,现在的你,能离开你的小时侯吗?离不开叫相续。但是你现在的模样跟你小时侯一样吗?有没有变化?肯定有。变化就叫相似。事物,就是这么一个相似相续的发展过程。
    这个因果,是因小果大。比如一粒谷种到田里面去,它可能结出了一百颗甚至二百颗谷粒。而因决定果,果不能够决定因。所以,因果就像流水一样。水总往低处流——它总要找个流动方向。这种流向,就是它的因果律。但是这个因果律跟我们一般所讲的理性规律不一定一样。很多人把理性与规律,认为是死板的、固定的、不变动的。这种不干净的认识,容易落入了细微的断见。但佛教讲的因果不是这样的,因果律可不可以改变呢?可以改变其流动方向。
    我用种豆来说明。我们讲“种豆得豆,种瓜得瓜”,如是因得如是果。事实上很多人理解得不大对。如果没有其它因缘掺杂进来,破坏它,阻碍它,种豆能不能得豆? 它如果顺利成长了,种豆肯定能得豆。但是种豆一定得豆吗?不一定。比如,长出来的豆芽,我摘了,炒盘豆芽菜吃了,它能长成豆吗?哪一天一只黄牛,看这豆芽很好吃,吃掉了。哪一天跑来了一条虫,咬了,还能长成豆吗?所以这是个发展的过程,如果中途有其他因缘加进来,就有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化。相似相续的过程中有“确定”和 “不确定”两个因素在里面。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它不确定的因素,认为因果律像宿命论呀,什么都是前定的。不确定部分被抽掉了,被否定掉了,他没有考虑到。这个现象的出现,前面是有很多的变化过程,他没看到,只看到这个结果,就说是前定的。关键是你怎么去改变它的前因条件。所以佛教是不相信宿命论的,因此,修行才成佛。不然人是人,狗是狗,那狗怎么能成佛呢?众生怎么会有佛性呢?如果这样说,就没法变化了。
    佛教的因果论跟宿命论不同。很多人在正见方面没有学好,学到最后,经常认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论。包括很多出家法师也这样认为。在座的各位,要深入去慎思明辨,搞清楚它。在这一点上,佛教对待真理的态度是:不管你是谁,你错了,我就跟你辩论,我就要把你纠正过来。当然,在道德伦理上,在资历上,我可以尊重你。如果是论资排辈,我可能不能坐在这里跟你们讲经说法。但是,如果我的智慧比你高明,我就可以超越这些老前辈,坐在这里跟你说法。有正见才可以当法师,不然就把你引导错了。就像你的眼睛,如果看不到前面的危险,看不到前面的障碍,你一直往前走,那肯定有生命危险。就是说要用眼睛带动我们的手脚,眼睛才能引导你前行。
(四)见取见
    见取见是认为前面所说的身见、边见、邪见是对的,并且执着于这种错误的见解。经常两个人辩论,一个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,另一个也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。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,不断争论下去。最后两个人争成仇人了,产生了嗔恨心,是因为两个人在拼高低胜负。而佛教的辩论不是这样子,是为了让真理越辩越明,让更多听或看的人明白这个道理,并不是为了争胜负、高低而去争论的。
    见取见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。如果你所抱持的观点是不对的,你又执着于它,这个就叫见取见。 “见”就是你的一个人生态度。一个人的态度是外在的,他心中肯定连带着一种看法、一种想法。如果他的认识不够,障碍在哪个地方了,反映出来就是哪种态度,哪种相应的行为。
(五)戒禁取见
    戒禁取见是执行或受持邪戒。错认为是正戒,以为受持这样的戒,可以获得彻底解脱或升天。这就是说,接受执行这样的戒律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生死解脱。
    很多人甚至是非因计因。有些人念佛,说“我念阿弥陀佛,念完以后,希望佛菩萨保佑我的孙子考上大学。但是我念了一辈子,求了一辈子,许下那么大的愿,我的孙子怎么没考上大学呢?”你念佛,是能往生净土的因,而不是你孙子能考上大学因。这样错乱因果,怎么能够获得结果呢?这就叫非因计因。你说我练铁砂掌,练完以后,我有可能就考上北大、清华吗?你练铁砂掌,可能练得更有力气,然后“啪”的一下能把坚硬的东西劈断了。但是练铁砂掌后,怎么能考上清华、北大呢?想考上清华、北大,你要努力学习,掌握你应该掌握的知识呀!这才是真正的因。所以很多人学佛,都容易犯这个毛病。比如有很多人批判说“哎呀!你拜佛、念佛一辈子,怎么还这么生病痛苦啊?”这个问法就是非因计因。
    还有非道计道的,也不能趋向于解脱。佛教讲的外道跟内道有什么不同呢?你的努力方向与修行方法不能趋向于真理实相,达不到解脱的目的,这就叫外道。这并不是否定它们存在的价值和作用。佛教从来不排斥任何宗教,也不攻击任何宗教。只要对人类有作用,哪怕只有短暂的、相对的作用,也都能包容。因为佛教能够用正见来贯穿,能够尊重他们。这不像其它宗教的。有些信仰其它宗教的,经常对佛教的教理进行一番自我解释,故意歪曲,然后强加在佛教头上,说佛教就是这样讲的。事实上,这只是他们的理解,是他们的投射,并不是佛教原本的意思。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不好,不利于和谐并存。
    我们不是提倡和谐社会吗?和谐社会首先要心平。心平天下平,心安天下安。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讲“心平何劳持戒”。是啊!你要心平了,那么当然不用持戒了。但是因为你的心不平,有扭曲,心里有贪嗔痴烦恼,有妄想盲动,有无知的幻象,所以你要持戒。持戒是让你保护自己,让你像驾车一样有方向,看清楚道路,认明路标,这样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。戒是起这个护持作用的。这个戒也是对法器的一种培养,同时让我们的行为达到一种规范,起到一种清净和合的作用。佛教的戒律就是一切佛弟子们的法律或者宪法,他必须去遵守。
    这是我们对五种错误看法的分析说明。

三、如何培养正见
    不管你学不学佛,皈依不皈依,实际上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观点,都有态度。无论干什么事情,都离不开对人、事、物的看法。比如你问某某人: “嘿,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?你有什么想法?”然后你谈了自己的见解,这就是你的见。不然,人家也不知道你的观点、看法。禅宗的禅师在引导弟子时,就是在这种激烈地问答中知道你的见落在哪里。知道你错在哪里,马上就能纠正你心里的偏差、错误、执着。能把你的错误一下子剥夺掉,让你知道这个错误,同时让你永远远离这个错误。
    那么,我们怎么样培养正见呢?

(一)听闻和阅读
   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,要尽量去听闻、阅读经论,建立起正见。
    对佛弟子而言,如果在五公里内,有真正的、具正见的法师讲经说法,佛弟子必须要去听。这是菩萨戒中规定的一条戒律,是对智慧、对真理的一种追求,防止疏懒傲慢。禅宗中的禅和子走江湖去寻师访道,生活是极其简单粗劣的。像仰山底下有五百个人亲近其修学,弘忍大师底下也有五百人,甚至聚集了一千五百人等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,哪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社会物质条件,那些人把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。但是对于正见,对于解脱道,对于契入空性,是一辈子都不能放弃的,不然就不能叫作“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佛道就是你最究竟的目标,在这个佛道上、法上走,朝着这个方向,哪怕只是迈进了一步,那也是一种进步,向真理实相靠近些许。这就要去听闻,去阅读,学习佛陀的正见。

(二)找人讨论
    没有阅读量就没有讨论的基础。听一个讲座,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,事实上是很难听懂的。因为我不可能把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一些联系,在这里通过两个小时给你完全详细讲清楚。这是不可能的,也做不到。所以要你阅读完以后,把读不懂的地方,想不通的环节,记录下来,带着这些疑问,找懂的人请问、讨论。《坛经》里面说,人没有愚人跟智人之分。智者跟愚者讲了,愚者明白了,愚者也是智者。这就是说,你要找人讨论,把自己从一个愚人转变成智人。
    但我们现代人读经典也存在问题。“五四运动”以后,文言文改成语体文了。真的能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人,不是特别多了,尤其是年轻一代。我在厦门大学认识的学生,也会到我们闽南佛学院的图书馆查阅书籍。因为图书馆很多经论是繁体字排版的,他们看不懂繁体字,经常就找不到,这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。我们很多人的古文阅读能力都不行,如果没有古文的解读能力,古文就成为你的障碍。加上我们所读的、或理解的并不完全对,并不契合佛陀的本怀。而是你自己的理解,是带着你自己的知识背景,带着你的阅历、经验,带着你的成见。用已知的推断未知的,你的理解可能不完全对。这样的话,就不可能精通佛理,得到佛法的智慧。所以你一定要找人讨论,在讨论中,帮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    而且真理实相是立体活现的。比如,在这里,你看到是我的手掌,而我看到的是我的手背。我手背有个痣,我看到了:“哦,有一颗痣。”但是你看到的是另一面,没有痣。所以通过讨论,我们可以把这个立体的东西掌握得更全面一些。把我们单面的这种认识,变成多方面的立体认识。你能知道你的缺点,你理解的错误所在,因此可以得到纠正,快速建立正见。
    佛陀时代,弟子们沿门托钵,吃完饭以后干嘛?经行散步,边行边讨论,或者围座在一起讨论。大家哪怕走在路上,都可以找机会进行讨论、沟通。你们在座的,一个房间的,或者是一个组的,都可以就自己学到的、自己所理解的,表达出来。与人交流彼此的看法、观点,形成一种讨论的良好风气。只要我们在讨论法义,就没离开道。比去说那些闲话、无聊的话,搬弄是非要好得多。这能增进你的智慧,提高你的辨别、分析思辨能力。我们现在的学习资源够丰富的了,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。关键是你怎么有效去选择它,让它为你所用。所以一定要找人、与人去讨论,形成风气。这样既学习了正见,又能够纠正自己的偏差执着,同时又学会了如何去表达。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,学习到他人的优点。
    在藏地,有辩经活动。学习之前,先要求把经论背下来。背完以后,老师再跟你讲解。老师讲完以后,学生来复讲。到了学生要毕业的时候,举行辩论,像咱们大学的论文答辩。老师在关键要害的地方,容易含糊不清的地方,最难解决的地方,或者不容易说好的地方提出问题,你来回答,解释清楚。如果能通过这种严格的实战考试,这样学辩出来的人,真的是比现在的博士还要博士。
    我碰到过一个老师,背下来的经典真是吓死人的多。前一段时间,我听说在斯里兰卡有一个能背南传体系“三藏十二部”的老僧人,被国家所高度尊重。在佛教中,有些记忆好的人,是把经典藏在脑袋里面的。不像我们要去翻书本,他本身就是一本活字典。

(三)找具正见的高手帮练
    第三个培养正见的方法是找一个高手,一个已具正见的高手来陪练。
   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乒乓球是国球。中国人打小球实在是厉害,国际比赛,打到最后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跟自己打。想要打赢比赛,夺得冠军,就是要找高明的教练。这个教练肯定是以前夺过冠军的,有着丰富的打球经验的人,现在退役下来当教练了,他来陪你练。如果你能打倒他,哪怕是打得跟他水平相当,那么你才有争夺冠军的机会。培养正见也是一样,在一些深细的地方,你必须找高明的老师。因他理解得很清楚,看得透彻、明白,这样才能发现你的问题在哪里,给于你最好最正确有效的教导。
    但是现在高手很难找。有一个好办法——网络。像网上的网海莲舟论坛,是比较早的一个佛教论坛。有很多对佛法感兴趣的人,或佛弟子在上面讨论。我们还整理结集了论坛上六年间的讨论,出了一套《莲舟集》。上下两册,九十万字,设计得蛮精美的。你们如果需要,可以把地址发送到我的E-mail信箱,我帮你们寄。网络上也有电子书,在宝库那个网站也有,可以去下载。这是代表现在学佛知识分子怎样审视佛法方方面面的问题。自己看一看,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事实上都讨论过了,不要再浪费资源。

四、见的深入
    实际上,我们的知识多得不得了。但是对我们很多人来讲,学了佛以后,在实际生活的操作中,怎么不起作用呢?因为知识跟正见是有区别的。
    我们现在学习很多东西后,只是记住了一些名词、一堆专业术语、一些观念。这不过是平常的、粗略的一种了解而已,并没有内化为人生的信仰,来指导你的生活。使自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,无论是什么样的艰苦逆境,都坚持这个信仰,坚定不移,如大地一样不动。你们问问自己:在关键时刻,在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,你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处理的?这就看出你的知见来了。所以佛教认为,知识不见得对你的人生实际起巨大的作用。
    知识只是对事物一般性的了解,而正见是人生的一种方向、一种信仰,是建立在对真理实相认识的基础上的。只有这样,才能如大地般厚重,如如不动。承载万物,生长万物,不求回报。这个是佛教的正见。有了正见,就有目标——完全明确的目标,然后再朝这个方向,生起向道之心。
    所以佛教讲的精进与执着是有区别的。所谓的执着,是没有方向、目标。或者是依错误的目标,带着一种盲目的冲动追求。所以提到执着,我们说是执着于某一方面。那么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,要不要执着呢?开始还是要执着的。如果是对的,一定要执着。在这点上,把精进理解成执着也没有错。因此我经常提倡开始修学佛法一定要从善如流。而不是说一学佛了,就不执着,放弃了,什么都不要了,这个态度绝对是错误的。
    佛教的放下跟放弃是不同的。比如来讲,放弃是这个样子,手掌张开向下,手里所拿的东西就拿不住掉下来了,这叫放弃。放下是这个样子的,手掌张开朝上,可以托着东西而不离。放下就是你不要抓得太紧,这样会很紧张,容易疲劳,累人,坚持不了多久。你要慢慢地放松一点,松到最后是这个样子的——它不离开你的手。但为你所用,但是你也不会特别的疲劳。所以放弃跟放下是两码事,不是一个概念的行为模式。
    开始一定要择善从流。是好的,一定要执着,坚持去把它做好。这里,我打个比方,骑自行车。大家有没有学骑自行车的经验?我相信很多人都有。刚开始骑自行车的时候,你一坐到上面去,就发现,“哎呀”这个车一直往两边倒。硬邦邦的,也不会自己调整平衡,然后倾倒啊、倒啊……,然后“啪”的摔倒了。要等到人家把你硬扳扶过来,帮你保持平衡才行。慢慢地,掌握了,就学会了放松一点骑着,后面扶着点就可以往前走了。最后没有人扶了,你的手也不用抓得太紧了。等你会骑了,很放松,只要手轻轻把着,保持一点平衡的可以了。骑到最后的话,你还可以完全放开手,往前跑呢。我们学院有个学生很厉害,可以躺着骑自行车,他完全可以不怎么看,也能“呼呼呼……”地往前骑。所以学习开始时,是要执着的。执着到最后,慢慢放松力量,不要死死抓住。松到最后你能保持平衡,又不离它,又为你所用。这才是佛教讲到最后的无执着,千万不要搞错了这个观念。
    很多年轻小伙子偏激得要命,说不执着就意味着放弃。放弃的话那你还修什么行啊?你想成佛要不要执着啊?你连成佛都不执着了,那你还成啥?你的人生还有目标吗?有方向吗?你还向哪个地方精进、努力啊?你的人生就是盲目的,就是没有方向的。很多人是很盲目的,不完全是你们啊!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有这种情形。因为要掌握佛法的真理,要真明白实在太难了!
    我这里所讲的是一些关于正见的主题。为什么要把见放在第一位?我为什么要先讲见呢?为什么要提倡呢?就是现在学佛的人太缺乏正见了。而正见是佛教里面最最重要的东西!它能破除迷信、驱除邪魔,让你能够朝着真理实相,朝着解脱道走的。不管你开始学佛还是不学佛,到最后的成就的,都离不开正见的引导。先建立了正见,然后才能指导你的行为。抱持它不放,让它变成你一种坚定的信仰。这个信仰,不管你是做学术的,还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,最后都要落实到实修上来。这个见是佛教里面最最重要的事情,所以我要先提出来简单介绍一下。有了这个正见,你再去修行,才不会走错。因为有见以后,就有了方向,有了目标,然后才能落实到你的心行深处来实修。

作者:传明法师    文库来源:南华寺网

录入者:印林 责任编辑:印林

  • 下一篇文章: